2025年7月25日-7月27日,“LegalTech X:律创纪” 京师律所首届青年律师百人论坛暨 “青百计划” 第四期活动圆满落幕。京师武汉律所破产管理与投行并购中心朱思丽律师、证券法律事务部李子璇、证券法律事务部郑珞薇、数字经济法律事务部陈逸兴共赴北京,参加第四期“青百计划”集训。经过为期三天的智慧盛宴,他们与百位青年法律菁英在法律科技的星海中共振探索,于前沿实务的熔炉中淬炼思想。8月6日,第三十二期青秀讲堂以“LegaTechX :律创纪的AI回响与武汉实践 ”为主题,邀请四位学员分享参与青百计划的体验、共话前沿、拆解实务、畅想未来,让 “专业赋能 + 技术革新” 的种子在荆楚大地生根发芽。
李子璇详细介绍了此次青百计划的“课程表”并分享了参与此次活动的深切感受。她表示,3天活动安排紧凑且富有层次,这场活动最显著的突破是颠覆了传统培训模式,从 “单向输出” 转为 “共创共生”,参与者在24小时主题攻坚、跨组思想碰撞中实现了从 “听讲者” 到 “内容创造者” 的蜕变。她坦言,饶江华律师的珠峰登顶分享带来强烈震撼,“极限环境下的风险管控” 理念与律师处理复杂案件的逻辑高度契合,让她对职业素养有了新认知。她强调了青年律师 “走出去” 的重要性,不同地域同行的思维差异能打破固有认知壁垒。
朱思丽律师聚焦专业实务领域分享了自己的收获与感悟。她在主题为“房地产企业破产重整实务探讨”的分论坛中进行主题演讲,结合这次学习经验,在本次交流中深入分析了不同重整模式的适用情形、偿债资金来源及主要价值等内容,并深入探讨了投资人招募、重整计划制定等关键问题,系统梳理了律师在房企重整中作为 “权益博弈师”“重整辅导员” 等五维角色的职责与价值。她强调了律师在复杂案件中需兼具专业深度与平衡思维,提出未来将把所学应用于房企重整实务,助力化解地方经济纠纷。
郑珞薇围绕合同法律实务与风险防范展开分享,她结合分论坛案例,从履约保函纠纷案例切入,详解《无法投递又无法退回邮件管理办法》及最高法复函支撑的 “推定送达” 规则,厘清合同签收事实认定的实务难点;结合国企拖欠货款案例,拆解《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》中 “60 天最长付款期限”“禁止背靠背条款” 等核心突破,提示逾期支付的信用与法律风险;探讨医疗责任纠纷中诊疗过错认定、保险合同效力等三方博弈焦点。她特别鼓励青年律师多参与青工委活动,在跨领域交流中碰撞思路、共享资源,她表示,这些平台不仅是专业知识的“充电站”,更是结识伙伴、共同成长的“朋友圈”,唯有抱团学习、协同进步,才能在复杂法律实务中走得更稳、更远。
陈逸兴则从青百计划的实际意义与武汉实践的角度进行了分享。他指出,青百计划通过高强度培训,帮助青年律师突破传统业务局限,掌握数字工具与跨领域技能,提升专业化能力;通过导师制、高伙面对面等环节,为青年律师提供职业规划指导,赋能职业发展;搭建全国性交流平台,促进跨区域经验共享与行业资源整合,推动行业生态年轻化革新。
在实践方面,京师武汉律所将举办首届法律应用大赛,为对 AI 在法律领域应用有思考、实践或想象的人士提供舞台,鼓励跨界对话与多元视角碰撞,实现智慧共振与资源链接。陈逸兴表示,希望能将青百计划的成果落地武汉,助力本地青年律师向科技化、专业化转型。
在交流环节,大家就 AI 在法律中的运用展开了热烈讨论。从 AI 带来的效率提升,到文书生成、数据模型构建等具体应用,各位律师都分享了自己的见解。大家一致认为,AI 是法律行业发展的重要助力,但同时也需要把握好技术应用的边界,在提升效率的同时坚守法律的专业与人性价值。
此次Legal Tech X:律创纪的 AI 回响与武汉实践”专题分享交流会,不仅让京师武汉律所的同仁们深入了解了 青百计划的精彩内容,更汲取了其中的智慧与力量。相信在未来,京师武汉律所的青年律师们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,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科技应用能力,在法律领域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,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