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法律行业竞争日趋激烈、律师执业需求愈发多元的当下,清晰的职业规划既是青年律师抵御行业焦虑、实现长期发展的“指南针”,也是律所助力青年律师成长、推动行业专业化建设的重要课题。
为切实解决青年律师在执业初期的困惑,帮助大家明确成长路径、掌握实操方法,北京市京师(武汉)律师事务所于8月21日,邀请京师武汉律所主任雷锦涛律师在律所40层大会议室成功开展“锦涛说法”系列活动之“律师的执业规划及要点”专题分享。
在分享环节,雷锦涛主任以“初心、锚点、特质、时段”为脉络,为在场律师搭建起执业规划的理念框架。他结合自身执业经历与师傅的教诲,指出“初心”是律师抵御行业诱惑、实现长期发展的根基,唯有坚守对法律的敬畏与对当事人的责任,才能在执业路上走得远;而“锚点”则是律师的精神坐标,需以“法治”为终极信仰,确保执业方向不偏航。谈及成长“特质”,他从当事人信任视角出发,总结出守时、靠谱、专业、衣着得体、理性、智慧、坚韧、保持学习八大关键素养,这些基础素养正是律师快速获得认可的核心竞争力;在 “时段” 规划上,他结合行业规律给出“三年入门、五年小成、八年精通、十年大成”的路径,建议律师按阶段聚焦能力积累,让成长有节奏、不焦虑。
围绕大家最关注的实操要点,雷锦涛主任立足律师日常工作场景,细致拆解落地方法。他提出青年律师入行可通过“拜师傅、入法律部门、融行业圈子、学自我推介”借力成长,快速夯实基础;谈案时需提前做好全流程预案,涵盖案件分析、判例检索、报价策略等,优先在律所谈案并留痕,严守“不接不适宜案件、不打包票”的底线。文书写作方面,他将其分为“规范简明、严谨有序、说服感染”三阶段,结合崔英杰案、张扣扣案的经典辩护词,直观展示优秀文书的专业与温度;办案中强调“精细化、书面化、流程留痕”,从制作流程表、关键决策留痕,到把控诉讼时效、庭审设计等节点,尤其细化刑事案件会见、取保等细节;同时提醒大家重视案件复盘,通过梳理不足、学习对手长处、排查风险,让每一次办案都成为能力提升的阶梯。
在交流互动环节中,在场律师围绕执业困惑积极提问,雷锦涛律师结合自身多年实战经验,以案例拆解、场景分析的方式逐一回应并给出专业提醒。不少参与者主动分享自身执业经历,与同行交流办案心得,现场形成“提问一解答一共鸣”的良好互动氛围,让这场分享不仅是知识的传递,更成为法律人之间互学互鉴的交流平台。
此次“活动的圆满举办,不仅为青年律师提供了清晰的执业规划路径,帮助大家规避潜在风险、提升专业竞争力,更通过实战经验的分享,拉近了资深律师与青年律师的距离,营造了“互学互鉴、共同进步”的良好氛围。未来,京师武汉律所将继续聚焦法律人成长痛点与行业发展趋势,持续搭建专业、高效的交流平台,助力律师群体在执业路上行稳致远,也为推动武汉地区法律行业专业化发展、建设法治社会注入更多京师力量。